您的位置:首页 > 数码 > MP3 > 摩西会堂

摩西会堂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4 18:56   浏览 N 次  
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原摩西会堂)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2号,由摩西会堂旧址和两个展示厅组成,是为纪念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居住历史的主题纪念馆。这里门票50元,有讲解员(给我讲解的居然是一个来自山西、一句上海话也不懂的小姑娘,她说自己是志愿者,应该是个大学生吧)耐心细致的讲解,更难得的是,馆内允许随意拍照,这在国内是很少的,我常常为拍照和一些纪念馆、博物馆的人发生矛盾。





摩西会堂是座三层的房子,红砖斜尖顶,类似巴洛克的风格,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大敞着镂花的铁门将游客迎进面。




正前方进去就是礼拜堂。整个会堂里静悄悄的,只有长长的座椅排列有序,静静地卧在纪念馆中。一楼为男教徒座位,女教徒则坐在二楼。




上面这幅图,是礼拜堂正面中央的一块幕布,是以色列驻沪领事馆赠送的,用的是英国的宝石、印度的丝线,中国的手工,在纽约制作,上面用希伯来语绣的话是:上帝在我面前。犹太教没有偶像崇拜,所以这里没有供膜拜的神像。我拍的礼拜堂照片角度不好,从网上下了一张全景的。


1902年,上海俄罗斯犹太人已有25户,他们迅速组织了自己的教会,并在5年内建造了摩西会堂。随着上海俄罗斯犹太人日渐增多,俄罗斯犹太人共同集资,于1927年将摩西会堂迁址到虹口华德路(现长阳路)62号新址,仍称摩西会堂,但一般人又称“华德路会堂”。当时,以俄罗斯犹太人为主建立的上海犹太宗教公会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犹太人社团,长期设在堂内(1941年迁至拉都路会堂)。犹太复国青年组织总部曾设在此处。犹太难民们曾在这里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祈祷。1949年后,这里曾是虹口区神经病防治所,后归虹口人防部。


一楼保留了教堂原样,二楼设有图片展览厅,陈列着反映当年中欧犹太难民在虹口生活的照片。三楼阁楼曾为俄籍犹太人列文斯基先生一家的住房,现为陈列室。列文斯基(LEVINSKY)全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从俄国移居上海,列文斯基先生的父亲主要负责会堂的清洁、修理工作,有时也协助拉比整理祈祷用具,列文斯基先生和他的两个兄弟都在隔离区内的犹太学校上学。二战结束后,列文斯基全家移民以色列。2002年4月,75岁高龄的列文斯基先生携夫人重返旧地。看着自己的旧居,老人感慨万千。












2007年,上海市虹口人民政府斥资100万美元对原摩西会堂进行了修缮(另一说是靠集资和捐助)。修缮后的摩西会堂旧址仅作为“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供游客参观,不再用于举行宗教活动。纪念馆的2个展示厅在会堂的花园内。展厅运用了包括影片、照片、实物复制品、模型、艺术品等在内的多种展示方式和包括多幕多媒体播放系统等在内的高科技展示手段,设计师通过整体艺术设计将历史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生动地再现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色列前总统赫佐克、前总理拉宾、前外交部长佩雷斯都来过这里。

下面这张是从网上下载的摩西会堂后面院子里两个独立展厅的全景照。




这是一号展厅内部,一进门,墙上展示了拉宾的题词,中文意思我在上文《霍山公园》里提到过,下方是一排点燃的蜡烛,设计独特,令人起敬。



这是一个日本外交官,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违背政府意旨,给很多犹太人中转签证,帮助他们到达中国。可见,二战期间,日本也有很多有良心的人。


这是一号展厅里玻璃墙上的多媒体播放,绝对高科技!当场就我一个人观看,今天上午就我一人参观纪念馆,一老一少两个讲解员,很好的感觉。


这是一个模型,反映当时犹太人和上海居民和谐相处,相互相融的生活。


天花板上有一个犹太教和犹太文化的标志——大卫之星(英文为Star of David),也称六芒星、所罗门封印、犹太星等。以色列建国后将大卫之星放在国旗上,因此大卫之星也成为了以色列的象征。


二号展馆门口的这几组数字,是犹太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数字:

1933年,纳粹在德国执政,开始排犹运动。

1935年9月,纳粹德国颁布《纽伦堡法》,剥夺了犹太人的德国公民资格。

1938年7月,在法国埃维昂国际会议上,32个与会国一致拒绝收容犹太难民。同年11月9日,发生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水晶之夜”。

1938年-1940年,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博士给众多犹太难民发放了“生命签证”。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从后院拍整个摩西会堂。


两个展馆有个性的门。


这段话值得思考。

下面是进门处墙上的两块牌。



下面是何凤山的照片,他用自己驻维也纳总领事的权力,给大批以色列难民以签证,帮助他们到达上海。以色列人说,何凤山是上帝派来帮助他们的。



值得一提的是,二次大战后,在上海的五万犹太人几乎全都离去。他们中的大部份人成了以色列复国后的第一代开国元勋。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以色列在第一时间宣布,向我国捐赠一亿美元。





这个纪念馆不大,和解说员聊,知道设计者是一个原籍北京、现在可能算是美籍华人美术家设计的,我觉得他充分利用了摩西会堂的原建筑特点,融合中西文化,拓展了上海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事,在这么小的地方容纳了极大的内涵。围绕摩西会堂,设计师铺设了一条用凹凸不平的小方形石块组成的小路,中间会长出青苔和绿芽,预示着犹太民族的坎坷境遇,但我觉得它也预示了世界和平的艰难,却充满希望。离开纪念馆,我特意沿着这条路走出大门。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