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码 > MP3 > 转载文章: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发展环境新论

转载文章: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发展环境新论

luyued 发布于 2011-03-02 10:46   浏览 N 次  
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发展环境新论

作者:耿蕊 文章来源:当代传播学术网

电视节目制作公司,顾名思义即专门从事电视节目制作的媒介机构,就我国目前的电视节目制作市场而言,电视台下属的节目制作公司和一些股份公司或国有企业投资成立的节目制作公司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视中心、新华社财经电视、赛迪影视、远景东方、视点文化传播等以及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如光线传媒、欢乐传媒、唐龙国际、派格太合、海润影视、东方欢腾、星美、英扬、蓝道、长安、其欣然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电视节目卖方市场的主体。伴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推进,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相关行业的逐步开放以及我国广播电视总局自上而下体制改革的渐趋深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步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发展空间,其中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与合作。 国际环境 一直以来,中国被西方大型媒介集团看作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被开发的传媒市场,对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持有乐观的信心和浓厚的兴趣。国际传媒集团积极谋求进入中国市场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虽然我国政府对外资电视媒体一向实行严格的准入制,但国外传媒集团常常绕过政策壁垒,打擦边球。据统计,自2001年起广电总局相继批准了6个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华娱”、“星空”、“凤凰中文台”、“本港”、“国际”、“MTV”在广东省落地。截至目前,在中国内地有限落地的境外卫视频道已达31个。可以说,海外传媒对中国传媒市场信心十足,并已做好了积极地进军的准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04年年初,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该意见表示“允许境外有实力有影响的影视制作机构、境内国有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合资组建由中方控股的节目制作公司”,这对于守侯中国市场已久的西方传媒集团而言,无疑是一支兴奋剂。从徘徊、游离到可以名正言顺地合资、合作,中国传媒市场的大门已悄然向外资打开。维亚康姆在一个月之后公布了和上海文广集团合资的消息。此前在电影行业,华纳公司和中国电影集团已经正式挂牌。 2004年11月2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布第44号令,《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外资首次被允许入股国内广播电视制作产业。规定指出“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 是指境外专业广播电视企业(以下简称“外方”)与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和境内其他投资者(以下简称“中方”)在中国境内合资、合作设立专门从事或兼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行业务的企业(以下简称“合营企业”)”,“合营企业中的中方一家机构应在合营企业中拥有不低于51%的股份”。此规定的出台,再次放宽了外资进入我国传媒市场的门槛,即合资、合作的对象从国有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扩展到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和境内其他投资者。选择范围的拓宽、合作伙伴的增加、投资股份的明确都为海外传媒在中国传媒市场大展身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保障。时代华纳联合中影集团、横店集团成立了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影视巨头索尼公司与中影集团旗下的华龙数位制作公司合资组建华索影视数字制作有限公司;除此之外,维亚康姆、TOM集团等传媒巨头也纷纷宣布其合资计划。反应之快、动作之大,正可谓是有备而来。从打外围战、走边缘路线到可以名不符其实地投资广电行业,海外传媒大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中国传媒市场新一轮影视节目制作经营的竞争浪潮也由此拉开了序幕。面对风云激荡、潮流涌动的国际环境,海外传媒的大举进军给国内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和发展危机。 国内环境 相对竞争激烈、硝烟四起的国际环境,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下,获得了比较宽广的发展空间并有了长足的拓展。总体来看,国家政策逐渐完善,广电改革逐步推进,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国内生存环境在发展中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并且有了新的突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电视节目市场告急,市场环境大有改观,节目制作公司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泛华东方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赵小兵称:“目前国内可供播放的电视节目只占电视播放时间总量的1/4或1/5,国内很多频道是靠重播撑下来的。”[1]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电视频道从100个左右发展到2230个,播出时间大幅度增加。如中央电视台,频道从1991年的3个增加到13个,每天播出时间从1991年的30多小时,增加到280小时。此外据统计,2003年我国电视节目播出量为956万小时,而实际上却只有202万小时的节目可供播出。我国日益增长的电视消费市场使电视节目播出出现缺口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广电部门已开通了30多个数字电视频道,随着在2015年前实现数字化的要求,预计未来数年内将开办100多家数字电视频道。因此,随着数字付费电视时代的到来,电视频道数目将达到现有频道数的5至6倍,电视节目的缺口将越来越大。节目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对于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推动力。 其次,明晰政策逐步出台,政策环境渐趋宽松,节目制作公司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为抓好此项任务,深化广播影视体制改革,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化发展进程,制订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定“凡是法律法规未禁入的领域都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或参与”,“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这对于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而言,无疑给予了巨大的政策支持。此外,随着广电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传媒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在坚持以国有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广电行业将会吸纳和利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形成多主体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以此促进电视节目市场的繁荣和广电产业的壮大。可以预见,国家将不断降低广电行业准入门槛,越来越宽松的市场准入条件势必给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再次,战略调整势在必行,资源环境日益改善,节目制作公司获得了新的发展支点。 “我们总说企业要做大做强,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光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如何进行资源的整合是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专业化的有效整合,才能产生协同效应,才能具有向外扩张的实力。”[2]正是基于此种共识,马中骏、铁佛、胡锡敏于2004年初上演了现代版的“三国归晋”,结盟“东方慈文”,实现了资源和产业链条上的战略性互补,而其深层意义更在于其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互补。2004年底,欢乐传媒联手阳光媒体投资,在新加坡成功借壳上市,由此拉开了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资本运营的序幕。尤其是《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生效后,我国节目制作公司的注资方式和融资渠道都越发多样,资金重组为节目制作公司扩大发展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此外,各类节目制作公司在我国电视整体技术逐步提高和数字化电视普及的大环境下,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改善设备、提高技术,为扩大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点。因此,无论是从硬环境还是软环境上,节目制作公司正积极着手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寻求新的发展支点,降低生产成本以期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结语 在海外传媒大兵压境的国际环境和国内传媒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情况下,我国影视产业采取了加快开放的主动战略,对外资、民资以及其他社会资金投资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放宽了限制,这对于在市场经济下自发成长发展起来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来说,喜忧参半。我国传媒市场对境外资本的逐步开放,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然而,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管理成熟、创意新锐的国际传媒在跻身中国传媒市场的同时,也势必会加剧我国影视制作行业的竞争。这对于起步晚、经验少、规模小的国内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而言,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多地将演变为生存危机;而国内广电政策的不断松动、节目市场供求失衡又为其生存与发展拓宽了新的环境空间。置身于机遇与挑战、竞争与淘汰的新的发展环境之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应力求在竞争中发展,在合作中创新,克服阻碍,不断突破。换句话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就个体而言,走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多样化的道路,推陈出新开拓新的赢利模式是其发展的必然之路;就整体而言,组建战略联盟、产生协同效应,以此带动和推进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其发展趋势。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相信我国电视节目制作公司面对实力强劲的国际传媒,能够调整战略应对挑战,在同海外传媒的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刷新业绩,同时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下,抓住机遇发展壮大,在推进我国传媒产业化进程、丰富影视作品市场以及拉动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广告赞助商